首页 > 信息科技 > 正文

进退维谷,晶导微IPO临门一脚何以”卡关“?

2023-06-13 05:42:32来源:万点研究 微信号  


(资料图片)

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
文/青原

编辑/成宇

起大早,赶晚集,可能是对山东晶导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晶导微)IPO之路的最好总结。

早在2019年初,晶导微就作为省内高新技术企业代表,入选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,发布接受IPO上市辅导的公告,2020年7月,几乎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相关政策出台实施的同时,晶导微就正式递交了IPO注册申请,但随后,晶导微精准的IPO”步点“就被监管机构所打断。

2021年9月,晶导微终于通过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审核,此时距其提交注册资料,已经过去了14个月,耗时之长,在注册制排队企业中已较为”显眼“,交易所过会后,晶导微很快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,按照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》,中国证监会收到交易所审核意见及相关资料后,基于交易所审核意见,依法履行发行注册程序,通常在20个工作日内对发行人的注册申请作出予以注册或者不予注册的决定。

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,晶导微却在这IPO之路的最后一道关卡前徘徊至今,历时已约20个月。

从20天到20个月,晶导微依然可望而不可及的证监会批文,为何如此难产?其IPO之路,又将最终如何收场?

无法回答的问询

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》中的相关规定,解释了晶导微发行批文”难产“的直接原因,即当中国证监会发现存在影响发行条件的新增事项的,”可以要求交易所进一步问询并就新增事项形成审核意见。发行人根据要求补充、修改注册申请文件,或者中国证监会要求交易所进一步问询,要求保荐人、证券服务机构等对有关事项进行核查,对发行人现场检查,并要求发行人补充、修改申请文件的时间不计算在内。中国证监会认为交易所对新增事项的审核意见依据明显不充分,可以退回交易所补充审核。交易所补充审核后,认为发行人符合发行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,重新向中国证监会报送审核意见及相关资料,前款规定的注册期限重新计算。“

那么,什么是晶导微在深交所过会后,被证监会发现的”影响发行条件的新增事项“?

根据证监会网站公示信息,监管机构曾向晶导微提出过两次问询,2021年12月的第一次问询,在2022年2月获得晶导微方面详尽回应,而22年3月的二次问询问题,却令晶导微方面”失语“至今。这次的问题,直接指向部分自然人股东。

证监会要求晶导微说明:”(1)李道远向发行人出资的资金出借方情况及与李道远之间关系,与发行人实际控制人、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、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。李道远是否具备还款实力,相关借贷关系是否真实存在,是否存在股权代持情况;(2)郑渠江是否实际控制妻子杨志秀向李道远借款形成对发行人的出资,是否因此影响发行人关联方披露的准确性,发行人与郑渠江控制企业之间交易定价是否公允;(3)申报材料关于李道远出资来源披露是否准确。“

不难看出,李道远是否隐瞒了为郑渠江夫妇代持股权的关键事实,是证监会关注的核心疑点。

回顾晶导微创立以来的资本运作情况,2014年初,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暖风频吹的背景下,晶导微经营范围增加了“制造、加工半导体芯片及材料、封装产品”,注册地址也从曲阜市防山镇政府办公楼三楼,转到了曲阜市台湾工业园。

根据当年的公开信息,晶导微是由孔子后裔孔繁伟(孔凡伟)宗亲回报家乡,兴业曲阜投资项目,占地186亩,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,主要研发和生产整流二极管、稳压管、TVS芯片等产品,全部建成达产后,具备年产出400亿只以上SMD表面贴装半导体分离器件的生产能力,将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SMD贴装产品生产基地之一,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,利税1.5元人民币,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。

精准切入半导体制造业后,2016年,孔凡伟转手了其持有的芯导科技65%股权,并辞去其担任的芯导科技监事职务,为后者IPO之路铺平了基础,而晶导微自身的资本运作节奏也明显加快,引入了颜晓东、郑渠江、宋哲等自然人股东,其中郑渠江认缴出资额达1000万元,持股比例超过5%,彼时郑渠江控制的四川明泰,也是晶导微产线设备的重要供应商。

按照招股书讲述的过程,郑渠江在2017年5月公司增资扩股后,持股比例就降至5%以下,但如果按照证监会追问中勾勒的嫌疑,即郑渠江通过其妻杨志秀向李道远借款形成对发行人的出资,后者可能存在股权代持,则郑渠江实际控制的股权比例,将从3.6%上升到5.04%,其减持流程无疑将繁琐许多。

郑渠江、李道远之间究竟有何种关系?又处于何种原因在招股书中未予披露?监管部门和投资者,都在等待着晶导微迟迟未能出具的回复。

生产、研发疑点重重

围绕郑渠江的疑点,事实上在交易所问询阶段就已有所暴露。

第二轮问询回复中,晶导微及保荐机构方面承认中介机构未获取部分董事、监事人员及股东的银行流水,包括间接持有发行人10.81%股份的董事李丐腾、直接持有发行人9.67%股份的股东兼董事冯焕培,持有发行人3.60%股份的股东郑渠江,但认为“不存在异常资金流水,不存在为发行人代垫成本费用、进行体外资金循环或特殊利益输送的情形,相关未提供银行流水的情形对资金流水核查结论的影响。”

如果说李丐腾、冯焕培身为其他上市公司实控人,其保密银行流水尚“情有可原”,那么郑渠江对其银行流水的讳莫如深,在今天看来则有着别样的意味。

无论内情如何,晶导微IPO之路的长时间延宕已成不争的事实,其后果,也正随着时间的拉长不断放大。

根据公司招股书更新的财务信息,2022年,晶导微实现营业收入114,504.83万元,同比大幅下滑30.35%,实现净利润6,403.45万元,同比剧降80.92%。

晶导微业绩“跳水”的背景,是2022年急转直下的半导体产业周期,该公司主营业务为二极管、整流桥等半导体分立器件产品以及围绕LED照明市场的集成电路系统级封装(SiP)产品的研发、制造与销售,而这些市场,恰恰也是半导体产业下行周期冲击的“重灾区”。

尽管晶导微方面给出了乐观预期,认为随着国内经济增速预计将持续回升、消费需求将逐步恢复,2023年上半年整体经营业绩预计同比不会出现大幅下滑,但目前半导体行业的共识性预期,却是市场止跌企稳恐怕要等到2024乃至2025年,即便晶导微”绝地求生“成功,拿到IPO批文,其业绩又将如何支撑其后的发行询价乃至上市交易?

值得一提的是,晶导微在上市”冲刺“阶段业绩暴增,但退换货发生金额,在2020、2021、2022年度分别达到205.44、631.13、668.17万元,退换货率分别为0.25%、0.38%、0.58%,呈现连年走高态势,考虑到其主营产品为技术和工艺高度成熟的二极管等通用电子元件,退换货率的绝对水平和变化趋势,难免令人对其生产管理有所怀疑,如果产品质量和品牌无法建立口碑,一旦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,单靠低价竞争,是否还能保障公司业绩的稳定成长?

此外,观察银河微电、苏州固锝(002079)等分立器件领域可比上市公司,均不约而同正发力功率器件等附加值更高、需求波动更小的品类,而晶导微招股书中“三年如一日”声称将“不断丰富产品种类,提升产品性能。未来公司将响应国家半导体自主可控的战略及市场需求,计划将分立器件产品线扩展到安规电容、MOSFET、IGBT、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等高技术、高附加值领域,并拓展开发在5G、汽车电子、新能源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AR/VR等不同应用领域的系统级封装方案”,然而实际行动却难以令外界观察到。

中低端“大宗商品化”的分立器件市场难以成为长期业绩增长的驱动力,但晶导微的研发能力,或许也并不足以支撑其布局更高端市场。

晶导微自称“自设立至今一贯重视研发与创新”,但截至最新的招股说明书签署日,公司共拥有专利173项,其中发明专利仅有区区3项,其余为实用新型专利169项,外观设计专利1项,如此专利”成色“,令人难以对其自主研发能力报以过高期待。

结语

无论是前期的飞奔还是后期的梭巡,晶华微都堪称半导体赛道投融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,伴随半导体产业周期退潮,在IPO时点上慢人一步,或许已埋下了监管与业务”交相煎迫“的种子,对于这家代表性案例的后续走向,万点研究也将予以持续关注。

本文由万点原创。如需转载、爆料请联系

13764244896/wandianbaoliao@163.cm

往期精选

威迈斯上市:只要是泡沫,必然会戳破!

ChatGPT大热下的冷思考:AI视觉的云天励飞会成为下一个寒武纪?

微信号|Agumanhua

新浪微博|万点

标签:

相关阅读

相关词

推荐阅读